一竞技 > 新闻中心

云南省发挥优势强化区域合作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新华一竞技下载网

  近年来,云南省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持续壮大“三大经济”,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合作,有序承接制造业转移,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让“老”资源变为“新”经济。

  2024年9月,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在昆明举办,这是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连续第二年在云南举办。活动吸引了大批重点企业参加,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硅光伏等领域开展深度对接合作,有力促进云南承接产业转移,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云南贡献。

云南省发挥优势强化区域合作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新华一竞技下载网(图1)

  产业转移背后的驱动力量,主要是区域综合优势。相比于东部地区,云南具有矿产、绿电、生物、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相比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云南具有基础设施完备、要素保障稳定、产业配套齐全等优势。同时,云南区位优势明显,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持续放大,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加快建设;政策优势叠加,一竞技下载国家为云南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惠及面广的重大政策,国务院出台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19个部委制定配套政策……不仅如此,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行“厅局长坐诊接诉”服务,每年抓实办好10件惠企实事,持续擦亮“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

  群山环绕间,绿色铝产业从无到有、成长壮大。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产业园区,以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为“链主”的企业不断集聚,电解铝、铝板带、铝箔等产业链持续延伸,“中国绿色铝谷”正在崛起。

  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是云南工业的“新三样”,也是云南工业转型升级、向新而行的代表。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强化招商引资,云南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电+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2024年,云南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7%、11.7%、23.6%,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20.8%。

  硅光伏方面,隆基、晶澳、晶科、通威、宇泽等一批知名光伏龙头企业落户云南,“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已全面打通。绿色铝方面,神火、魏桥、其亚等龙头企业转移布局云南,形成了文山、红河、曲靖、大理、昭通、昆明等产业发展集群。新能源电池方面,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5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云南,基本构建成“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格局。

  纺织服装产业表现同样抢眼。全省承接引进雅戈尔、凯喜雅、如佑、正信丝绸、江苏业勤、华夏帽业、恒田服饰、一竞技下载上海中昊等大批重大项目,云南保山产业园、红河河口沿边产业园、德宏瑞丽沿边产业园等纺织鞋服专业园区加快发展,辐射配套周边国家纺织服装产业,面向南亚东南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已形成。

  园区,是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窗口。承接产业转移,关键看园区。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标杆项目,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通过探索“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的“4个+”协作模式,成为云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核心承载区与先行示范区。目前,华彩光能、博奥三合、上海云金贸易等20余家涉及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新材料等行业的优质企业相继入驻,50余家企业签约。

  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闻泰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电子信息制造,开远产业园区、镇雄产业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通过持续承接引进产业转移项目,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数据显示,云南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占全省不到1%的面积,贡献了20%的地区生产总值、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50%的营业收入和利润、60%的税收、70%的工业增加值。2024年,全省89个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6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8%。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是中缅边境最大的口岸城市,依托境内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瑞丽沿边产业园区正重点打造纺织服装、通信电子、装备制造、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

  位于中越边境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同样凭借显著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在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入驻。

  随着中老铁路不断跑出“加速度”,位于中老边境的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正按下发展“加速键”。2022年5月,磨憨镇成为昆明托管的“飞地”。两年多来,昆明持续推动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是托管前6年总和的16倍。

  借助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发展机遇,云南省充分发挥口岸对外开放合作优势,推动口岸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呈现出“集货、建园、聚产业”的显著发展趋势。(记者 陈晓波)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云南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细化政策研究,着力加强区域合作,大抓招商引资、强化服务保障,尤其是研究策划、系统部署了重点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聚焦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借力借势推动大批项目落地云南,在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建设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要示范区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

关注一竞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