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 > 新闻中心

一竞技鄂蓉光电产业成果对接恳谈会在汉举行

  5月16日,在2025武汉光博会盛大开幕之际,“立园满园 光聚未来——鄂蓉光电产业成果对接恳谈会”在武汉光谷隆重举行。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借助武汉光博会这一国际性光电产业盛会平台,充分整合两地资源优势,旨在加强双流区、一竞技平台武汉市的交流合作,加速成都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球光电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吸引成都市、双流区等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大科技园等高校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湖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30余家光电企业代表、媒体人士参与。与会嘉宾围绕光电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并与武汉光博会参展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共同探索光电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一竞技鄂蓉光电产业成果对接恳谈会在汉举行(图1)

  活动伊始,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朱光春发表致辞,双流作为西部光电产业核心承载区,通过外引内育形成465亿元产业集群,集聚新易盛等22家龙头企业。

  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依托科研院所打造空港聚光光电园等特色园区,构建四个一”发展体系。设立100亿产业基金和5亿转化基金,专项扶持光学光电、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以政策+资本双轮驱动产业升级。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鄂蓉的跨地域对话,更是开启了两地合作的新篇章。

  在产业推介环节,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王万平处长以“成都制造的光电密码”为题,系统展示了成都在光通信、激光制造、光电显示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他特别提到,成都已培育出京东方、通威、华为等链主企业。2024年,成都工业增加值近5000亿元,规上工业实现营收超1.7万亿元。

  成都市双流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李承远围绕“空港枢纽 + 产业高地”的双轮驱动模式,详细解读了双流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在产业禀赋和科技资源的加持下,经过多年的沉淀,双流区的光电产业逐步形成了“两所”+“两区”+“两园”的发展优势,正成为光电企业布局西部的首选之地。

  ICC讯石高级分析师吴娜以“全球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表现”为切入点,剖析了设备商、芯片商、器件商等各方面的内容。她还分析了中国三大运营商在2025年资本开支的分布分别是算力、一竞技平台AI、5G-A等。综合来看,AI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市场的主要力量,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整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华靖教授在现场分享的来自学院技术团队的包含光电薄膜与智能传感技术、黑硅及新型Si光电传感器、微波光子技术等系列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本次大会“立园满园”主题的生动实践,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与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分别进行推介。

  空港聚光光电产业园依托双流区深厚的光电产业积淀,瞄准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高校院所,聚焦光电制造、光电信息等前沿领域,蓄力打造西部产业新高地;作为校地企合作示范标杆,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已聚集210家企业,形成从孵化器到产业园的全周期培育体系。园区推动富瀚微电子ISP 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数之联AI 质检设备出口多国等成果转化案例。累计引进培育42 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企业满园”的发展态势,正是“立园满园”战略的鲜活注脚。

  随后,在政企交流环节,政府和企业围绕人才引进政策、市场拓展、资金扶持等多方面话题展开深入交流,让此次恳谈会不仅成为深化政企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一竞技平台更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共商解决方案,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夯实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基础。

  此次恳谈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务实合作的起点。鄂蓉两地的光电产业协同,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基于产业链分工的深度融合。

  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鄂蓉光电产业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武汉与成都的合作,将为中国光电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双引擎”动力。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鄂蓉两地有望成为全球光电产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坐标”。

×

关注一竞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