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 > 新闻中心

深圳构建52一竞技入口5平方公里“20+20”产业空间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空间布局规划(2435)正式发布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作为深圳年度最重要的城市规划之一,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联合编制的《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以下简称《规划》)12月19日正式发布。

  该《规划》面向2035年前瞻布局深圳“20+20”产业空间总体格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到2035年,全面建成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和20个科技创新集聚区,总规模约525平方公里。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是继2022 年6月深圳重磅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后,市、区联动开展空间规划编制、方案深化,并经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等程序而取得的重大成果。该成果有两大亮点,一是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二是强化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

  《规划》以《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引领,整体谋划了深圳面向2035年的中长期产业空间布局。通过优化细化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范围,统筹布局20个科技创新集聚区,形成“20+20”的产业空间总体格局,并进一步强化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为深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品质空间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产业规模高位突破。产业空间基础方面,一竞技登录深圳现状工业用地217.7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比重21.7%,整体规模较为适当;2023年深圳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54.2亿元/平方公里,产业空间效益全国较高。

  《规划》共七章,包括总则、现状基础、规划目标、空间布局、规划指引、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实施保障。

  《规划》提出,加快形成主导功能清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辨识度高、集群集聚、承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体系和创新浓度高、经济密度高、服务水平高、人文活力高的科技创新集聚区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集约高效、融合辐射、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先进制造业园区和科技创新集聚区,汇聚形成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助力打造深圳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规划》从产业空间规模、产业园区建设、产业空间效益、产业空间保障方面制定了分项目标。到2035年,全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20%;全面建成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和20个科技创新集聚区,总规模约525平方公里;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工业平效(每平方米工业建筑工业总产值)达3.6万元/平方米;先进制造业园区内释放工业用地总规模力争达到59平方公里。

  为达成目标,《规划》提出“制造为基、园区引领,守底线、集中连片,功能协同、产城融合,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的布局原则。深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布局,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合作区等8个区布局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制造环节集中布局,总用地面积约333平方公里。统筹科技创新集聚区布局,包括深圳国家高新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等教育校区等空间布局,衔接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港会展海洋新城等重点片区规划,在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等9个区布局20个科技创新集聚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研发环节及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布局,总用地面积约192平方公里。

  《规划》还从功能结构优化、配套设施完善、生态协调发展、基础支撑强化、安全防灾管理、存量开发实施、运营管理提升7个方面提出规划指引,从加强市区统筹联动、完善规划传导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建立规划评估机制、优化政策保障体系5个方面提出保障策略,以确保目标顺利达成。其中包括:

  引导用地合理布局,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合理配套居住空间,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强化交通运输保障等。先进制造业园区将配建宿舍和保障房,并纳入全市住房保障体系统一管理;鼓励对园区内及周边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提升居住品质,提供多样化租赁住房;科技创新集聚区依托轨道站点集中供给保障性住房、商品住房等多元居住空间。

  依托国际航空和航运枢纽建设,藉助国家铁路枢纽、湾区交通网络、口岸交通体系建设,形成畅达全球、辐射全国的对外交通体系,强化对外交通设施对产业集聚和带动辐射的支撑保障;构建环湾集聚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打造“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高标准打通深圳都市圈快速路,北延深圳滨江大道、南光高速、龙观快速、丹平快速、盐龙大道、龙坪盐通道,东延绿梓大道、丹梓大道、南坪快速等,有序引导沿线产业功能辐射。

  有序实施“工业上楼”行动计划,加大对中小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空间保障力度原则上全市年度“工业上楼”厂房供应任务应优先在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完成。

×

关注一竞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