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 > 新闻中心

重庆一竞技注册:产业扶贫进行时

  6月15日,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将在重庆石柱举行。“我们提出一个目标:让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产业收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蹇泽西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称,在石柱,产业扶贫已成为扶贫攻坚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作为扶贫攻坚“五个一批”中的第一批,“通过产业发展一批”已成为当前扶贫开发领域所要实施的重要战略。部分学者认为,依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来带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脱贫和致富的产业扶贫模式,将在新一轮扶贫工作发挥主导性作用。

  新华网近日在重庆采访时发现,多个区县在探索借力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金融服务等产业夯实脱贫基础,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方面成效显著。

重庆一竞技注册:产业扶贫进行时(图1)

  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的石柱,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小小的辣椒成了当地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石柱是全国有名的辣椒生产县,全县辣椒种植面积有30.3万亩,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辣椒)种植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中国辣椒之乡”。而当地85个贫困村中,有33个村都在这一主导产业区内。

  “因而,在扶贫中,我们选择将辣椒产业作为这33个贫困村产业扶贫的主要产业之一。”蹇泽西说,在辣椒产业扶贫中,一竞技注册石柱坚持辣椒产业优先倾斜扶持贫困村,辣椒种植计划优先保障贫困户。

  石柱县南宾街道黄鹤村是石柱辣椒主导产业的主产区之一,在产业扶贫中,街道和村里利用这一主导产业,将全村的102户贫困户进行覆盖,使这些贫困户靠辣椒产业有了产业收入。

  新华网了解到,在用辣椒产业覆盖贫困户中,村里首先帮助60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利用自家的承包地种植起辣椒。在销售端,村里与辣椒合作社达成协议,由合作社以不低于每斤1.5元的保护价,全部收购贫困户种出的辣椒,让贫困户的辣椒不愁卖,能够有稳定的收入。

  数据显示,2016年,石柱全县辣椒种植30.3万亩,产鲜椒29万吨,产业总产值16.8亿元,带动7219户贫困户种植辣椒2.6万亩,户均收入10000元以上。

  “如今,石柱正尝试构建辣椒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石柱县县长左军说,通过辣椒产业覆盖贫困户,为可持续脱贫夯实基础。

重庆一竞技注册:产业扶贫进行时(图2)

  2016年,重庆武隆区实现了市级脱贫“摘帽”验收。当地75个市级贫困村实现脱贫销号,14266户50338个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目标,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6842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

  在重庆,武隆是当地旅游业的一面旗帜。自1994年发展旅游以来,武隆在短短的23年时间,分别荣获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大品牌。

  在产业扶贫方面,武隆也率先探索创新“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开辟脱贫致富长效路径。

  武隆区双河镇木根村地处涪陵区武陵山森林公园、丰都县澜天湖景区和武隆仙女山景区核心区域,平均海拔1350米,是重庆首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全市高山蔬菜示范基地的带动,木根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成为武隆区首批脱贫和首个基本小康的行政村。

  一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木根村95%以上的农户均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其中365户农户开办了农家乐或乡村旅馆,床位数达到8500余张,年游客接待近2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亿元。该村王小明、贾万春等3户建卡贫困户通过每户2万元乡村旅游扶贫到户资金的带动开办了农家乐,每年仅夏季3个月时间就增收达到10万元以上而实现脱贫致富。

  在武隆,围绕旅游景区周边、旅游环道沿线、乡村旅游示范村(点)等区域,当地融合打造了以“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避暑养生”等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扶贫示范线路和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点),确立了仙女山、白马山、石桥湖、桐梓山等4个旅游扶贫带,建成集交通组织、空间整合、产业集聚、形象展示为一体的扶贫开发示范区。

  目前,武隆全区涉旅农户达到3.1万余户,7万余人通过参与旅游相关服务解决就业问题,旅游经济对劳动者报酬年均达3.06万元,全区通过旅游拉动扶贫,消除了贫困村48个、贫困人口9.2万余人。

  当扶贫开发以产业的形式开展,金融业的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蓬东乡麻田村,当地资金互助社在产业扶贫中,不直接向养殖户发放贷款,而由专业合作社统一借贷资金购买种羊,集中饲养6至8个月后,所繁殖的双月羔羊按9母1公比例,贷放给养殖户。

  新华网了解到,“贷羊还羊”模式意味着养殖户在养殖满一年后,开始以双月羔羊还贷,其中建卡贫困户实行“借1还1”还本免息方式偿还,对非贫困户实行“借1还1.2”还本计息方式偿还,偿还期为三年。换句话说,从贷放种羊的第二年起,建卡贫困户前两年每年还3只双月羔羊,第三年还4只双月羔羊;非贫困户每年还专业合作社4只双月羔羊,连还三年。专业合作社将回收羊羔,以同样方式贷放给新的养殖户,建立起滚动发展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目前,麻田村已与93户农户签订发展黑山羊养殖协议,其中贫困户38户。发放种羊380只,带动12户贫困户均增收7200元。

  此外,当地还积极建立产销一体式网络。合作社在贷发种羊时与养殖户签订订单,实行市场价全额收购村民养殖的成年山羊,在市场低迷时,合作社按市场价保底收购,确保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合作社与黔江城各大餐馆、农家乐签订合作协议,在麻田坝以官渡峡农民新村为载体,打造食羊“一条街”,确保山羊扶贫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场通过产业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并形成长效脱贫机制的攻坚战正在重庆进行。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扎实推进产业带动、搬迁安置、转移就业、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六个一批”精准到人到户措施。投入市级特色效益农业资金4.4亿元,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扶贫产业覆盖带动贫困群众64.98万人。

  按照计划,重庆今年将实现最后9个贫困区县脱贫摘帽、266个贫困村整体脱贫、18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市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产业方面,重庆将推动柑橘、生态渔、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草药、调味品七大特色产业产业链向贫困村延伸,覆盖更多贫困户。同时,因地制宜,帮助和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伏扶贫等扶贫产业。”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称。(完)

×

关注一竞技微信